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典故 >

过秦论这段文字批评的对象是谁(周观鱼的过秦论)

时间:2023-08-25 20:13:21来源:

过秦论这段文字批评的对象是谁?

过秦论批评的是贾谊写的,批评的是秦朝,秦因暴政而亡

周观鱼的过秦论?

《过秦论》是一篇史论,其主旨在于分析“秦之过”。

上篇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,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,“仁义不施”而不能守天下。

而在中篇和下篇,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。

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,结束了多年的战乱,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,但秦始皇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,反而焚书坑儒,以暴虐治天下;到了二世时,仍不能改正原先的过失,终致国家倾覆。

《过秦论》的下篇后部分,作者承接前文,指出在“诸侯并起,豪俊相立”的时候,如果子婴能改变原来错误的政策,“闭关据厄”“荷戟而守之”,是可以守住三秦之地的,以后“安土息民”,徐图发展,甚至可以重新恢复国家的统一。

但遗憾的是,秦朝钳口闭言的一贯政策,导致上下“雍闭”,子婴孤立无亲,终于不免灭亡的命运。

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,灭亡及其原因,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:

“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。

”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。

过秦论中近义词的使用意图和表达效果?

贾谊的《过秦论》议论精彩处对我们写好议论文很有启发意义。

《过秦论》用了不少近义词组,比如“有席卷天下,包举宇内,囊括四海之意,并吞八荒之心”,这句话表达了秦国统一天下的野心。

从简练来说,压缩到“并吞八荒”就可以的,但作者没有这么压缩,而是用了“席卷”“包举”“囊括”多个近义词来描述,这样的描述把扩张领土的“霸气”“自信”“格局”写出来了。

此外因为“席、包、囊”名词活用为状语后夸张性的描写,读起来朗朗上口,节奏感很强,具有气势上的代入感。

“孝公既没,惠文、武、昭襄蒙故业,因遗策,南取汉中,西举巴、蜀,东割膏腴之地,北收要害之郡。

”这段运用“南取”“西举”“东割”“北收”四组词汇,进一步描述秦国的成就。

我们试想一下,如果把“取”“举”“割”“收”都换成统一“取”,在内容上没有影响,但表达效果就减弱了。

可见,近义词汇的多元运用,将有助于作文表达形式的气势和文采。

展开更多
标签: